50年來,我們牢記囑托,不辱使命,荒蕪大裂谷神采飛揚;50年來,我們艱苦奮斗,砥礪前行,滔滔金沙江詩意酣暢。
攀鋼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完成了實驗室復雜形狀的鈦及鈦合金鑄件的工藝優化與改進研究,基本掌握了復雜形狀鈦鑄件的鑄造關鍵工藝技術。
攀鋼人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概,打通了擠壓和斜軋穿孔生產無縫管及鈦冷卷生產鈦焊管的工藝路線。
品質成就卓越。攀鋼在鈦及鈦合金生產工藝技術的研發道路上開拓前行,成功開發出了TC4、TC11、TA15等鈦合金大規格鍛造棒材和單重達800公斤(國內最大單重)的鈦及鈦合金盤圓等產品。
回顧歷史,總有一些關鍵性事件成為永恒,在推動發展的道路上給人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2009年,中國西南地區第一個大卷重寬幅工業純鈦卷成功問世,攀鋼人邁步跨越,在開發鈦材領域走出了最為關鍵的一步。
“艱苦奮斗,永攀高峰”的攀鋼精神化作音符,跳躍在鈦材開發五線譜上,奏起了經久不息、延綿不絕的交響曲。
隨后,攀鋼人過五關斬六將,通過近5年的科技攻關、科研創新和技術改革,突破了關鍵難題,完成了鋼——鈦聯合模式生產純鈦卷熱連軋工藝平臺建設,形成了包括理論、設備和工藝在內的系列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關鍵技術,實現了產業化。
在與時代并肩的奮進歷程中,攀鋼人沒有猶豫,毅然選擇用自己的雙手開拓一片天地,目前,純鈦卷工序成材率達96.8%,產量為國內最大,綜合實物質量國內一流。該項目也因此獲得攀鋼科技進步一等獎、攀枝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鞍鋼集團科技進步二等獎、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回想起研發歷程,研究院鈦合金研究室主任李軍感慨頗多。他坦言,當時他們頂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沒有現成的技術,可供借鑒的經驗少得可憐,要出成績,難于上青天。然而,正是肩負這樣的責任和使命,攀鋼科研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在鈦合金科研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歲月在沉淀,時代在進步,攀鋼人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
2011年12月,攀鋼首次完成了冷軋鈦卷熱負荷試車試驗。在近3年的時間內,攀鋼冷軋工序成材率由2012年的77.94%大幅提升至2014的94.32%,成品成材率也提升至85.68%。
截至2014年底,攀鋼共生產出42卷冷軋鈦卷,開發了板式換熱器用深沖冷軋鈦卷、醫療器械用400MPa級冷軋鈦卷、應用于焊管的冷軋鈦卷,產品綜合性能均滿足用戶使用要求。
目前,攀鋼已形成了熱軋鈦卷、冷軋鈦卷、鈦管、鈦棒、鈦線的生產能力,搭建起了鋼——鈦聯合模式生產鈦及鈦合金產品工藝技術平臺,成為國內唯一具有完整鈦產業鏈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