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材在大型民機制造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起落架和輪子的一些關鍵零件都是用鈦合金鍛造的,也有少量零件用鋁合金鍛造。在C919大飛機中,鈦合金零部件凈質量約占飛機總凈質量的10%,在中國制造的民機中是鈦材用量最多的,哪些零部件為鈦制的(見圖1):機頭,用的是Ti-6Al-4VEVI鍛件;吊掛,用了Ti-6Al-4V合金鍛、板材和鈦合金55531鍛件;尾翼用的是Ti-6Al-4V合金鍛件;外翼用的是Ti-6Al-4V合金鍛件和板材;中央翼用的是Ti-6Al-4V ELl合金鍛件;起落架系統用的是Ti-6Al-4V合金鍛件。
Ti-6Al-4V(TC4,GB/T3620),是一種中等強度(>900MPa)的α+β型合金,是美國水城(watertown,又譯為沃特敦)兵工廠1954年研制的,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其半成品產量占全世界鈦材總產量的55%-65%,用于生產各種航空航天器鍛件和板材,由于它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價格又適中,成型早,研究得最為深入,使用的時間最長,應用的領域最廣泛,所以該合金誕生67年以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此合金中國的牌號為TC4,美國鈦公司(Timet)的牌號為Ti-6Al-4V,美國活性金屬公司的為RMI 6Al4V,英國鈦金屬的為IMI318,俄羅斯的為BT6,日本住友金屬公司的為ST-AI40,法國的TA6V,德國克虜伯公司的為LT31。TC4合金在退火狀態應用,可熱處理強化,但可焊性較差。Ti-6Al-4V ELI中的“ELI”表示極低間隙元素鈦合金(Extro-Low Interstitial titanium alloy)是適合于低溫下使用的α和α+β鈦合金,它們的強度性能隨著溫度降低而上升,韌性隨著溫度下降而很少下降,可用于制造低溫結構件。低溫鈦合金的氧含量很低,由普通級的0.2%氧降至≤0.12%,能在極低溫度(<77K)下使用,典型的合金有Ti-5Al-2.5Sn(ELI)和Ti-6AI-4V(ELI)。Ti-5Al-2.5Sn ELI是一種美國合金,上世紀60年代初面世,中國于上世紀70年代末仿制成功,牌號TA7(中國軍標GJ B495)。Ti-5Al-2.5Sn ELI合金特別適合于在-255℃下工作的液體燃料儲箱。這兩種鈦合金中國寶鈦集團都能充足供應。
歐洲空客公司的A380大型客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寬體民機,也是鈦材用量最多的,鈦合金零部件凈質量約占整機總凈質量的10%,單機鈦材用量約65噸。用鈦合金制的零部件主要為(見圖2):發動機的吊艙、蒙皮、附口、連接環翼、前隔板,內襟翼之間的軸與機翼,折葉軌滾道,后緣、軸部件、折葉3個加強筋,發動機部分吊架,推進部件,前緣、前支架,部分著陸裝置,可焊造翼(條)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