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用鈦合金發展歷程
金屬材料是人類生物醫學發展史上最早用于創傷修復和矯形治療的傳統材料。從20世紀30年代起,CoCr合金、不銹鋼曾先后被用于醫學領域并成為目前傳統的醫用金屬材料;20世紀 40 年代,性能更優異的生物醫用鈦得到研究并證明了其臨床可行性。生物醫用鈦合金經歷了純鈦與Ti-6Al-4V鈦合金、改良鈦合金、低模量β鈦合金三個歷程:
1950-1980年:純鈦首次用于生物醫藥領域,證實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Ti6Al4V廣泛用于外科修復或替換材料。
1980-1990年:證實V、Al是對生物體有毒副作用的元素;開發出以Nb、Fe替代V的第二代改良新型醫用鈦合金。
1990年-至今:90年代初期開發第一個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和更低彈性模量的β鈦合金Ti13Nb13Zr,從此開啟了具有優異性能的生物醫用β鈦合金的開發和使用。
- 上一頁返回上篇
- 下一頁2022 端午節假期